欢迎访问杭州城东医院

接诊时间:8:00--18:00(365天无节假日)
您所在的位置:

全方位了解恐惧症,恐惧症不恐怖!

  恐惧症近年来通过新闻媒体和社交软件的传播,越来越多的病例被公众了解和熟知,其实,恐惧症早在几十年前就很常见了,经杭州城东医院陈春莲、看诊过的就有数千例,都能在规范治疗和指导后恢复正常生活,恐惧症其实不恐怖!
 
 
  陈春莲主任介绍说恐惧症是以恐惧症状为主要临床表现的神经症。恐惧症发作时往往伴有显著的植物神经症状。当事人极力回避所害怕的处境,恐惧反应与引起恐惧的对象极不相称,他本人也知道害怕是过分的、不应该的或不合理的,但并不能防止恐惧发作。但是,由于患者产生恐惧的对象不同,因而会有不同的临床表现。
 
  【症状】恐惧症的常见的几大典型症状
  1、单纯恐惧症的症状:一般表现为对特别物体现象惊恐、回避。
 
  2、社交恐惧症常见的症状:在社交场合下会强烈不安,无法交流逃离欲强;怕看别人眼睛、怕视线相对、怕别人看出表情不自然;怕别人注视,感到别人眼光中有鄙视、厌恶、憎恨的意思。
 
  3、场所恐惧症的症状:表现为对特殊公共场所的恐惧担忧、回避。离开家门就紧张、害怕;害怕晕倒、昏死而无人救助;害怕在行人稀少的街道上走;怕人多被人注视。
 
  【原因】导致恐惧症产生的原因:
  1.遗传因素
 
  双生子研究发现同卵双生子比异卵双生子出现恐怖症同病的现象多一些,提示遗传因素可能与发病有关。但也有对恐怖症的家系研究并未发现双生子同病率增加。因此尚无明确证据表明遗传在该病的发生中起重要作用。
 
  2.素质因素
 
  患者在病前性格偏向于幼稚、胆小、害羞、依赖性强和高度内向。
 

您属于哪一种?立即向专业治疗精神心理疾病人士咨询
 
  3.心理社会因素
 
  在发病中常起着更为重要的作用。例如某人遇到车祸,就对乘车产生恐惧。可能是在焦虑的背景上恰巧出现了某一情境,或在某一情景中发生急性焦虑而对之发生恐惧,并固定下来成为恐怖对象。对特殊物体的恐怖可能与父母的教育、环境的影响及亲身经历(如被狗咬过而怕狗)等有关。心理动力学派认为恐怖是被压抑的潜意识冲突的象征作用和置换作用的结果。条件反射和学习理论在该症发生中的作用是较有说服力的解释。
 
  【危害】恐惧症的危害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工作效率下降:恐惧症患者的担忧可能仅仅集中于个别症状,如心慌或感觉要晕倒,也常伴有继发性恐惧,如害怕自我失控、会死或会发疯。明知别人在同样情境不会感到危险或威胁,但不能减轻其焦虑,导致注意力不集中、理解能力下降,学习效率降低,从而影响人的工作状态,甚至产生自卑情绪。
 
  <2>机体免疫力下降:恐惧症发病时,常会出现头痛,头晕,心烦,恐慌等症状表现,有时还会伴有恶心,呕吐等。这种长期的精神不稳定会降低机体的免疫力,内分泌失调,容易导致多种疾病的患病风险上升,如心脑血管疾病、糖尿病、胃肠疾病等。
 
  <3>加重精神疾病:恐惧症发作时往往伴有显著的植物神经症状。当事人极力回避所害怕的处境,恐惧反应与引起恐惧的对象极不相称,他本人也知道害怕是过分的、不应该的或不合理的,但并不能防止恐怖发作。例如与人交往的过程中,患者就会出现紧张和害怕感,不敢与人交谈,甚至对视。长此以往积累的负面情绪将成为其他精神类疾病的温床,例如抑郁症、焦虑症等不请自来,本来只是小问题发展为大问题。

    温馨提示:恐惧症是一种常见的心理精神疾病,只要采取专业治疗精神心理疾病的治疗方法,是可以恢复的。但是,一定要引起重视,切忌讳疾忌医,拖延不治。如需了解更多内容,可以拨打我们的热线电话:0571-86657752


热点关注

就医指南